这是安徽鲜食糯玉米的育种特色!
⊙ 安徽鲜食糯玉米育种启于1987年。
⊙ 安徽科技学院1998年省审的皖单5号是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三个通过审定的鲜食糯玉米品种。
⊙ 由于将育种的选择、鉴定和评价三重技术系统化,并按工作方式、程序对每个育种主要环节都赋予技术内涵和相应指标,使育种工作更具有科学严谨性和技术操作性。特别是在选系的过程中,种质材料采用南北结合、国内外结合,群体改良、在特殊地理位置进行生态育种,不仅使优系的选择机率大大提升,完整的育种技术又使优良杂交种的选择机率大大提高。经过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具有安徽特色的鲜食糯玉米育种。
图文无关
01
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开展了生态育种
安徽处于黄淮海南部,是南北气候过渡带和海洋陆地气候带的叠加地区(蚌埠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的标志所在地),自然灾害频繁,对安徽玉米生产影响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春季是四月中下旬玉米苗期的“倒春寒”(低温+连阴雨),其次是抽穗期的梅雨影响。夏季首要是旱涝;其次是大风;第三是寡照;而且高温、干旱、高湿(渍、涝)、大风是交织在一起的。
夏播在6月初播种易感染灰飞虱传播的粗缩病及7月中、下旬35℃以上的高温危害。所以安徽是一个生态广适性玉米新品种选育的理想地点;能春播,也能夏播,还能秋播。充分利用这一地理环境和气侯特点,安徽科技学院重点开展了鲜食糯玉米的选系和育种,选育的凤糯2146、凤糯476,2005年分别通过国家东南区和黄淮区的区域试验,一点育种两区审定,就说明了逆境育种的价值。
生态育种主要是选用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材料来改良农家糯玉米品种茎杆柔软,产量低的缺点并保留其优质的特点,最早用几个普通玉米骨干系如478、旅28、D047对糯玉米采用二环系法进行一次性改良,选出1/16的白糯籽粒,如糯28(凤糯×旅28)是中部与北方材料的重组自交系,有旅大红骨子系统血缘;糯78(通系5×478)是东部与中部材料的重组自交系,有RIED系统血缘;黄野糯5(通系5×黄野四)是东部与北方材料的重组自交系,有黄早四系统血缘;并以此衍生,在保留糯性,在拓展适应性的基础上不断通过测配鉴定,在优中选株。
由于我们注重了用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材料改良糯玉米,使选育的糯玉米自交系具有品质好、配合力高、适应性广等特点。
图文无关
02
加强外源的基因集聚,创建了新型群体
以国外硬粒型白粒、P00L19、P0b67、P0b32等3个群体与国内的糯玉米杂交种秦糯一号,郑白糯一号以及中糯5号进行分别杂交,构建了P00L19×秦糯一号、P0b67×郑白糯一号;P0b32×中糯5号三个糯玉米改良群体,经过一轮的选择后,在3个群体中选单株与糯系2214、糯6、鲁糯D047、衡白522分别进行测交,并根据测交种的表现,肯定了将国外热带、亚热带种质与国内的糯质系结合,渗透、改良,可以形成具有温、热不同成分的新杂优群和新杂种模式。
通过创制群体,选择到了P秦群体(P00L19×秦糯一号)选育出系列自交系P秦,且组配出高产、优质、株型、果穗、籽粒外观、抗性及适应性等方面都比较理想的杂交种。如2009年审定的凤糯2062,其中父本P秦(7)-3便来源于P秦群体。
图文无关
03
建立指标性技术体系,创新了育种方法
将鲜食糯玉米育种方法的选择技术、鉴定技术、评价技术三重技术叠加,系统应用。鲜食糯玉米选择技术是育种者的整体构想。包括糯玉米育种材料的选用,重组、杂交方法和自交时机的选择,评价技术的选择等,鉴定技术是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对玉米新组合(育种材料)进行试验的总体谋划。包括鉴定季节、年限、生态区的选择及总数、田间试验设计等,评价技术是鲜食糯玉米的选择基础,包括杂交种的产量和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标准的制定及评价方法的创新。
(一)用新系(近代系)组配杂交种
就是在同期用同世代的系相互组配,如皖单5号、凤糯2062、或用刚引进的系与新自选系组配,如凤糯2146、凤糯476、凤糯2004、丰糯一号的育成。在杂交种的选育上,采用分级量化指标的方式达标入选。
一级指标
单株鲜穗重在250克以上;单株干籽粒重在150克以上;品质评分在80分以上,达二级指标,并不低于对照4分。
二级指标
穗长大于23㎝;穗粗大于4.5㎝;生育期与对照种相差不超过两天。
由于早期农家糯性的玉米材料品质好,产量低,如果没有进行改良或者只经过很短时间的改良,其携带的优良基因少,综合性状差,尤其是产量性状,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
因此,用育种进程存在较大差异的系组配杂交种,虽然有利基因能互补但不能完全配对,故表现出新组合的产量一般都很低。
随着育种进程的推进,后续品种继承遗传了来自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优良基因经长时间的充分积累和重组,使原始材料得到有效的改良和进化,而且改良轮回的次数越多,后代的综合性状越优异,选育出优良新组合或优系的机率就越大。故选用新系做测验种是有一定作用的,而不是用过去的骨干系测新系。
(二)用综合比较优势方法评价鲜食糯玉米
鲜食糯玉米的品质评价一是采用群体评价的方法,即用30-35个人进行品尝,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消除人为主观的误差,结果真实,但人多不便管理,评定过程中不仅相互干扰大,且供品尝的鲜穗数量也大,实施操作的成本较大。
二是用农业部鲜食玉米试验方案中的品质定等指标评价表,以少数专家品尝打分以平均值评定,出现主观误差较大。在评价数据的处理上,采用心理测量矫正方法——综合评价方法,即经累积比率转换为z分数的统计方法,消除了人为在品尝上的主观误差,最终再以创新的综合比较优势评价方法,以及达标的结果决定糯玉米杂交组合的取舍。
综合比较优势的评价方式:产量位次﹙a﹚,品质位次﹙b﹚,某一杂交种综合比较优势。
这是几何平均数而不是算数平均数a+b/2,因为算术平均数只起到一种弥补作用,不能起到制约作用。
(三)用四步法选育鲜食糯玉米杂交种
四步法是在分级标准的控制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取舍。包括田间目测、室内考种、品质评价、综合决选;这虽然也是糯玉米育种的常用步骤,但对每一步都赋予了新的技术内涵。
具体步骤:
1、田间目测:初级鉴定的组合通常种植2行区,行长7米,逢10设对照。散粉时套袋自交2-3穗。在散粉18-20天后,至少有6-8人独立进行田间选择。
2、室内考种:田间入选的每个组合选10穗,进行室内考种。鲜穗产量超对照10%以上 。
3、品质评价:进行品尝的果穗原则上产量要高于对照,才能进入综合决选。
4、综合决选:干籽粒产量高于对照,穗长:穗粗=4~5:1,生育期比对照种相差不超过两天。 按照当年初试达标入选组合的品质位次﹙a﹚和产量位次﹙b﹚进行几何平均数√(ab)决定进行下一轮鉴定的组合。二轮鉴定的组合种植3行区,12平方米,全区测产,对产量超对照10%以上的组合提交省区试或国家区试。凤糯2062就是按照四步法程序选育出来的。
构建的鲜食糯玉米育种技术体系,实质上是在糯玉米分级选育的基础上,按照逐步选留与淘汰的原则及自我规范的杂交种选育程序,建立的有理论指导、有方法操作、有指标控制的鲜食糯玉米育种技术体系。
新系(近代系)组配杂交种的理论
既是鲜食糯玉米育种方案的指导思想,也是鲜食糯玉米育种的技术方法。近代系(新选系1×新选系2)间组配,既可以肯定优系的配合力提早利用,又可以初选出特殊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而且整体产量水平高于骨干系×新选系。
产量与品质综合评价的方法
是选育鲜食糯玉米组合的关键,在众多组合的排序取舍中,产量与品质似乎是一对矛盾,先消除人为主观因素,再用几何平均数结果进行排序,解决了不同育种目标之间缺乏相关性简要处理手段的问题。
选择技术的规范化指标体系是理论、方法 、技术是有机结合和系统应用。分级分步使育种选择程序化,技术操作科学化,组合取舍标准化,避免或减少仅凭少数优良性状便人为决定组合取舍的做法,从而改变了鲜食糯玉米育种靠肉眼,凭经验的常规直观方法。
2019南方鲜食玉米大会调研报道
☉糯玉米发源地!从零散走向规模,150万亩产业正走在快车道上
2019全国鲜食玉米学术研讨会
暨第七届南方鲜食玉米大会
报名信息
报名方式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参会回执(若扫描后不能直接下载,请点击右上角打开浏览器下载),填写后发送至179390605@qq.com。
联系电话:程楚 18054239780
作者丨安徽科技学院 刘正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